[听见诗歌]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有那么几个人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里,一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中闪耀的艺术家。今天波波为大家带来的诗词鉴赏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自幼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擅诗文,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在这一点上,李煜和后来的宋徽宗很像,如果他们能一辈子逍遥政权之外,一定会成为十分杰出的艺术家。可惜造化弄人,李煜的四个哥哥均英年早逝,长兄欲毒死李璟,未遂,也死了。于是,对政治毫不感兴趣的李从嘉被命运推上了南唐帝位。
史书记载,李煜“一目重瞳”,即一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这在现代科学看来,是因为瞳孔发生了病变。但在古代,人们相信重瞳是圣人之相,上古的舜帝、造字的仓颉、西楚霸王项羽都是重瞳。所以时人普遍认为李煜成为南唐后主是命中注定的。
更巧的是,李后主娶了周家的一对姐妹,历史上习惯称她们为大周后和小周后。大周后的名字叫娥皇,而和后主一样重瞳的舜也娶了一对姐妹,就是著名的娥皇、女英。舜帝到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南下相寻,得知丈夫已死,葬于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尽而亡。经泪水染过的青竹就成了“湘妃竹”。《红楼梦》中,黛玉还泪的传说、所居住的潇湘馆、以及她“潇湘妃子”的别号,都来源于此处。
历史惊人的相似之处,总令人唏嘘。
公元975年,宋军攻破金陵城。生性仁慈的李后主为保护城中百姓免受战火摧残,肉袒出降。辞别金陵城时,他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词似乎预示着后主词风的悲情转变。在此之前,他多闺情、香艳之作,如:“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写的就是大周后与自己调情的场景。“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写的则是小周后与自己幽会的细节。
李煜被俘汴京后,过着身不由己的日子。宋太祖封他为“违命侯”,满是谴责和蔑视的意味。宋太宗继位后,虽改封他为“陇西公”,却时时把他的妻子小周后召进宫,恣意凌辱。作为亡国之君的李煜无力保护妻子,自己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就在这个时期,他写下了很多哀婉悲戚的作品。李煜几乎失去了一切,却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真是造化弄人。
李煜的妥协隐忍并没有换来安宁,公元978年七夕,年仅42岁的李煜含恨离世。那天既是李煜的生日,也成了他的忌日,而他究竟是被宋太宗毒杀的,还是暴病而亡,也成了永远的谜团。
传说这首《虞美人》就是李煜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七夕之夜所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天的花、秋天的月,这是大自然给人类最美的馈赠,令古今多少文人爱不释手,巴不得能够把春秋延长,多看它们几眼。然而后主却问了一句“何时了”?即春花秋月的轮回,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如果不是当下的生活令其痛苦到无法忍受,一个为美好事物而生的艺术家怎么能厌倦了那么美的风景呢?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哀乐。”所以一句“往事知多少”,在往日幸福回忆的反衬下,令眼前臣虏生活的痛苦不知翻了多少倍。
“东风”是来自江南、来自金陵故国的风。昨晚夜深人静时一阵风,让词人彻底陷入了对故国往昔的回忆。只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雕栏玉砌、春花秋月永远都在,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时隔千载依然“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样。在大自然的永恒之前,人的生命如此渺小。
古人写情感写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善于把无形的情绪化为有形。一个“愁”字,你纵然把所有悲伤、难过、痛苦等词用上,也不能贴切地把这种情绪量化。将其比为江水,无穷无尽,而且恰恰是那带来温暖与美好的春水,却能让人愁不自胜,感同身受。
“虞美人”这个词牌来自唐代的教坊曲目,最初是咏唱项羽宠爱虞姬的故事,后来逐渐成为了词牌名。李煜创作此词时,也许已经预见到了即将到来的死亡,才选了这个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缘分的词牌。在乌江边仰天长啸的楚霸王,一定能够理解李煜此时的凄楚。
这首词无一典故,明白如话,却能感人肺腑,千载以来传唱不休。也许伟大的词人就是这样,用最简单的词句,用一己之悲欢,道出人类最普遍的情感,触动人类最脆弱的神经——那种个体面对永恒时空的渺小,那些生命中突如其来难以自胜的哀愁。
《我的南方和北方》这首诗里写道:“我的南方,也是李煜和柳永的南方。一江春水滔滔东流,流去的是落花般美丽的往事和忧愁。”下次大家路过南京城时,不要忘了,那是李煜的金陵城,里面藏着他永远回不去的记忆。

 

李煜简介:

李煜(937年—978年8月),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祖籍彭城,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可确定者38首,存诗16首。

 

你想把广告放到这里吗?

发表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