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记忆中的故乡

最近公司不是很忙,其实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中存在多时了。通过简单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其实我一生最值得感谢的有三个人,一个是父母,一个是我现在的妻子,另外一个是2012年公司的老板孙总。

今天就先从我的故乡说起。

我出生在河南一个不知名的农村,那个时候不像,最好的房子就是瓦房,类似下面图片这样。

农村的瓦房

村子上人都很穷,整个村子只有了了几家干部的家庭垒有院子的围墙,所以小时候去邻居家玩的时候可以直接跨过院子相接位置的木桩就可以了。

01关于南河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农村变化很大。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妈妈去河边洗衣服的场景,时节已经接近秋末冬初。很多薄的衣服穿不上,厚的衣服需要准备。妈妈便和村子上的其他邻居用架子车拉着很多衣服去河边洗。那条河在我们村子的南边,老家的人都成为“南河”。是生产队时候周围十几个村庄的青壮年一起挖的,非常深。其深度应该超过现在34层的楼房高度了,水闸位于南河源头中间深度的位置。

现在想想真挺佩服那时候的人们,尽管河很深,但是河水却并不多。从小妈妈就告诫我们不能去河里游泳,有淹死鬼。还讲曾经一天下着大雨,有一个卖豆腐的经过那里的时候,因为路滑豆腐车一个趔趄秤锤掉进了河里,但是一直不下沉。卖豆腐的就对着河破口大骂:“哪里的小鬼?竟敢打爷爷的主义,秤锤我不要了,留着你自己玩吧。”话音刚落,河水就汩汩的作响像烧开了一样,随着秤锤就沉下去了。再后来有人因为脚上沾了很多泥,抱着树在河边涮脚的时候被淹死鬼抓住了。那人一用力把淹死鬼甩了出来,是一个长着红毛的东西。

所以妈妈跟邻居们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候,我们并不去河边玩耍。只是远远的在一旁玩妈妈捉来的田螺。不得不说那时的河水真的特别清澈,一群群白色的不知名的鱼在河里游来游去。感觉随便弄个网子下去都能网住几十条。

因为距离村子比较远,所以那条河我们很少去玩。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春游的时候去了一次,那个时候整条河已经满满都是黑色泛着沫子的水了,河两岸的庄家也都发黄。老师说这是县城造纸厂排放的污水,你们应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

02关于乡情

每次回忆到农村邻里们之间的乡情都让我内心暖暖的。最近有一部电视剧《亲爱的麻阳街》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可能人真的是一上了年纪就爱回忆吧。

我有三个奶奶,当然也有三个爷爷。听老一辈人讲我们村子最早是在一次自然灾害的时候,一个姓朱的和姓吴的异姓兄弟来到这里扎根。到了我爷爷的爷爷这一辈儿就留下他们三个兄弟。我二爷曾经当过兵,参加过抗日战争,我二奶是东北人,是我二爷在抗日的时候认识的。后来日本鬼子被打跑了,他就带着我二奶回到了家乡。

所以在我小的时候听了很多关于抗日的故事,也知道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在抗日过程中做出了许多牺牲。再后来国民党和共产党的争斗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内部的事情了。所以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得珍惜祖辈们为我们争取来的和平与安定。

关于乡情我记忆最深的有两个情节,一个是收麦子,一个是过年。

每逢收麦子,我们都会打场。所谓打场就是把一片地方用石磙碾平,便于晾晒粮食。麦子一般会在六月一日前后成熟,麦子成熟的时候,学校都会放假。而我们就会在大人收麦子的时候去地里送水,或者拿一个鱼皮袋子去别人收过的地里捡拾遗落的麦穗。

其实农村的人特别爱惜粮食,虽然是捡拾麦穗。但是跑一天也捡不到多少。因为假期过完之后,老师会让同学缴纳10斤小麦。而我们往往是拣不够10斤的,最后都是父母在缴纳了公粮之后,再给我们搭配一些交给学校。

小时候农村特别穷,大家吃的东西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蔬菜。我们家和我伯伯、婶婶家种的菜都不一样,蔬菜成熟的时候妈妈就会把一些蔬菜按家送去。而婶婶、伯母也会把她们种的蔬菜给我们换换。

秋收完毕的晚上,大人们都会端着锅来到麦场,他们聊着我们孩子听不懂的话。收成好的眉宇间流露着掩饰不住的喜悦,收成不好的则会摇头感叹明年更换麦种。而我们小孩子则会看看谁家的饭好吃,去蹭饭。大人们也乐得其所,不用再关心我们吃饱了没,总而言之别人家的饭就是香。

麦子收完就得抢种。夏天比较热,如果时间长了土里就没有墒,秋季的玉米就长不好。我们家四口人我和姐姐的地加起来才一亩多。还是掏钱才能承包的。那时候爸爸经常对我们说“谁的地谁种”。所以每逢种玉米我和姐姐都会早早的起床,吃过饭跟着爸爸一起去田里种玉米。因为玉米上拌了毒药,爸爸会把铁丝砸弯做成镊子的形状给我和姐姐每人一个。然后我们便拿着小铲子学着爸爸的样子挖一个坑放两粒种子。等到玉米苗长出来之后,妈妈再看看长势,把多余的玉米苗踢掉,没有长出来的地方再补种上去。

假期结束后,玉米基本上都种完了。我们也该上学了。

03小伙伴

可能是因为同一族家的人比较多吧,小时候村子里的小伙伴也特别多。上学之前的时候每天吃过早饭大家就会聚在一起玩。不分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反正大家有什么可以玩的就玩什么。

小时候的树林里不像现在长满了杂草。小时候的树林是很干净的,所谓的干净就是除了落在地上的树叶,裸漏的土地,几乎很少有杂草。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树林里荡秋千、捉迷藏、看连环画......

后来上了学,我们也是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记忆中只有小学入学报名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去了一次,那时候偷孩子的很少。所以上学基本上没有说谁谁谁是父母整天接送。

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村子里铺设国防光纤。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国防,也不知道光纤为何物。只是村子里来了一群官兵,整天统一服装去麦地里挖沟。沟挖了差不多两个月,挺深的。而我们这些小伙伴们也有了新的玩耍地点。

每天放学回来把书包往家里一丢,就跑去看官兵挖沟。他们回去之后,我们这群小伙伴们就以官兵们挖的沟为“战壕”,土坷垃当炮弹。分成两派对战。刚开始只是我们村的小伙伴自己玩,后来玩着玩着邻村的小伙伴也加入了进来,再后来就演变成了两个村子小孩子们的对战了。

那场战争的结果是我们赢了。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最终以“战壕”被官兵们用土填平而结束。

04过年

过年应该是每个孩子一年中最开心的时期。很多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在过年时候都会有,并且还会有新衣服穿。最重要的是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玩。

在我的记忆中,期末考试结束后。我们都会搬着凳子,背着书包踩着积雪往家赶。小时候的冬天经常下雪,田间地头的沟都会被积雪填平,那个时候经常有人会不小心掉进雪沟里。村子里的水坑也会结上厚厚的冰,寒假里玩耍的时间有大一点的男孩子会在冰面上骑自行车。

我们的小学离家大约有四里多地,虽然记忆中的过年总离不开厚厚的积雪,但是那个时候也并不觉得冷。反而是每逢大雪,我们村上的小伙伴们就会去野地里找干枯的树枝,运气好的时候还会碰到一两只陷在雪地的野兔。把树枝拉回村子里,在村头陇上一堆火,邻居们便会聚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喷上半天,直到该做饭的时候,大家才会纷纷回家给自己的爷们儿做饭。

真正的过年一般都从腊月25开始,过了腊月24,只要孩子们不是过分的调皮,大人们便不会随意的打骂孩子,也不会强调写作业。好在我从小便是村里小孩子们的榜样,作业一般都会赶在寒假的第一周全部写完。

“二十五,扫尘土”。这一天我和姐姐会早早的起床,吃过饭便开始打扫家里的卫生。房顶上以及高的地方都是妈妈负责,我和姐姐只负责比较低的柜子、窗户和门。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偷懒,姐姐总会撅着嘴说,“妈妈,你看弟弟,又在偷懒”。说完后看我一会儿,又默默地把我没干完的地方再擦洗一遍。

“二十六,割块肉”。小时候家里穷很少吃肉,我们吃肉除非家里来了客人,比如我姥爷来的时候,再者就是过年。我清晰的记得每逢过年,爸爸就会从刚发的工资里抽出一张百元大钞。那是我见过最大的钱了,绿色的钱,上面印着四位老人。我对钱没有太大概念,只知道那个时候一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买一箩筐猪肉。像平时我姥爷来家里,妈妈也才只买3块钱的肉。

小时候过年的肉不是从超市买的,村里家家都养猪。过年的时候就会选一家养的最好的然后杀掉。我家后面就是大人们经常杀猪的地方。腊月二十六一大早便会热闹哄哄,而我也会被猪“嗷嗷”的叫声吵醒。然后穿着衣服去后院看大人们宰猪。五六个彪膀大汉把猪按在事先准备好的土坑前,主刀的是村里一个哑巴,刀子捅进猪的咽喉里,鲜红的血便会汩汩的喷出来,这个时候猪叫的声音是最凄惨的,然后哑巴会继续把捅进去的刀子在猪的咽喉部用力地转一圈。一直等到猪不再嚎叫,血基本流完的时候,压在猪身上的彪膀大汉才慢慢的松开。这个时候水也差不多烧开了,接着便是清理分割的过程。

宰猪一般到下午4点多才会结束,我大伯会把猪的膀胱清洗之后吹上气,绑着让我们家的小孩子们玩。

“二十七杀只鸡”。这就不用说了。我小的时候最爱吃鸡冠,爸爸每次在清洗鸡冠的时候总会小心翼翼地,生怕弄烂了。清理干净之后还是洗了又洗。

“二十八贴年画”。这一天大家都知道是要贴对联的。爸爸的毛笔字写的特别好,其实字写得最好的应该是我二爷家的伯父,其次是我大伯,再者是我父亲。所以小时候特别喜爱毛笔字,每每爸爸写完的时候,我就会拿着毛笔嚷着要学。这个时候爸爸会找来废纸箱,然后我就在废纸箱上不断练习。那时候也是小孩子心性,练不大一会儿,写的不好,就厌倦了。爸爸贴对联的时候,我就拿着胶带站在旁边。

“二十九灌瓶酒”。我们家从小就没有烟酒的爱好,我爸爸更是滴酒不沾。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去姥爷家看戏。那天妈妈在戏场里给我买了一副墨镜。进院子的时候问姥爷要了一支烟,然后戴着墨镜,嘴里叼着烟去了姥爷家的上屋,结果被舅舅撞见后足足训了我一中午。特别感谢舅舅当时的一番话,给我培养了好的生活习惯。所以我到现在也是谨记舅舅的教诲,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基本上是不抽烟的,酒偶尔喝一点。

“大年三十熬一宿”,大年三十老家都有“熬福气”的习惯,小时候妈妈经常骗我们说到新年开始的时候大地会震动一下,我和姐姐便会躲在被窝里等着那一下震动,然而总是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视。不像现在大家可以看着春晚抢红包。我们家的第一台电视是我小学四五年级的事儿了,那是一台17寸的黑白电视,说是凯歌牌子,后来我拆了以后才发现是一台组装的。那个时候人们做生意已经学会了欺诈。

大年初一,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因为这一天长辈们都会给孩子发压岁钱。我们家比较特殊,所以我和姐姐从小没有收到过爷爷奶奶一分钱的压岁钱。记得有一年的大年初一我去叔叔家找我哥玩,我叔叔说今天给你爷爷拜年,你爷爷会给你压岁钱。我便屁颠屁颠的跑到了我二爷家里给我二爷二奶磕了个头,我二奶从箱子底下给我拿了一元,那是一张皱皱巴巴的钱,因为这件事还被家里的叔叔婶婶笑话了好久。

大年初一当别的孩子都为压岁钱、新衣服乐开花的时候,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吃饺子之前家里都会放鞭炮,我们一群小孩子听到谁家放鞭炮就一起跑过去,捡还没有爆炸的。引信短的我们会拆开做成小呲花,引信长的就成了我们的战利品。一顿饭过后,口袋里都会装满满满两口袋单独的鞭炮。

其实小时候的心思特别单纯,没有任何攀比心理。所有的小事都显得平淡而又开心。

 

你想把广告放到这里吗?

发表评论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留言!